欧冠四分之一决赛已经打响,C罗惊艳的倒挂金钩,拜仁慕尼黑沉稳的习惯性逆转,这些都已经让人血脉贲张。大家肯定还期待着曼城和利物浦的对攻大战,以及梅西率领的巴塞罗那。
谁都想要去赢得欧冠金杯,但有一群人可能是例外——正在积极备战世界杯的国家队主帅们。自己麾下的重要球员如果拿到欧冠冠军,或者是杀进最后的决赛,其实就意味着5月26日在乌克兰进行的欧冠决赛之后,国家队才能真正进入到世界杯最后的准备阶段。
5月26日是什么概念。本赛季的德甲5月12日结束,英超5月13日结束,西甲、意甲和法甲都是5月20日结束。参加欧冠决赛的球员们还必须在俱乐部呆上一周的时间,而世界杯的揭幕战是6月14日,一个完整疲惫的赛季下来,这些各支国家队的支柱球员真的是没有什么时间好好休整了。
以皇马为例,整个赛季联赛是38场,国王杯止步八强踢了4场,欧洲超级杯和西班牙超杯加起来是3场,欧冠如果杀入最后的决赛就是13场,也就是总共有58场比赛。这还没有算上一年下来国际比赛日的国家队赛事,所以主力球员们几乎都要超过60场。这样的强度和节奏是惊人的,所以还真的很难在压力巨大、比赛激烈的世界杯赛场去延续自己最好的比赛状态。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欧冠决赛的两支球队,夺冠的肯定兴奋异常,兴奋劲过去了自然规律就是会进入一个心理疲劳期;输球的当然沮丧,然后就会影响到世界杯上的心情。因此,欧冠冠军注定是世界杯的“毒药”,特别是在职业联赛如火如荼,赛事更加密集的今天。
从2002年韩日世界杯说起,就会发现这是一个绝对存在的客观规律。那一年的欧冠决赛是皇马对阵勒沃库森,最终皇马凭借齐达内一记惊为天人的世界波赢得了冠军。但是随后这位当时世界上最出色的球星就因伤错过了世界杯小组赛的前两轮,尽管第三轮勉强复出,他也没有能够挽回卫冕冠军法国队小组赛就出局的悲剧。作为德甲勒沃库森核心的巴拉克也是没有走出欧冠失利的阴影,因为累积两张黄牌而错过了最后的世界杯决赛,德国队也没有能够战胜强大的巴西队。
2006年,巴塞罗那2-1击败阿森纳获得欧冠冠军。德国世界杯上,西班牙止步16强,英格兰在八强战中倒在了葡萄牙队的脚下。最让人遗憾的是,这原本应该是巴萨头号球星罗纳尔迪尼奥最闪亮的一届世界杯,可惜在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第一座欧冠奖杯之后,小罗在世界杯上的状态十分低迷,直接导致了夺冠热门、卫冕冠军巴西队在四分之一决赛上就出局了。
这样的“魔咒”继续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存在。欧冠决赛,意甲豪门国际米兰2:0战胜拜仁慕尼黑。卫冕冠军意大利小组赛都没有通过,而且踢得完全不像一支世界级强队。要知道和他们同组的是巴拉圭、斯洛伐克和新西兰,结果意大利人一场都没赢。
2014年巴西世界杯,居然还是如此“巧合”。来自世界杯卫冕冠军国家的俱乐部队赢得了欧冠,然后卫冕冠军小组赛后就卷铺盖回家。皇马在和马竞的欧冠决赛中苦战120分钟,才艰难胜出。世界杯首战,西班牙队就被荷兰队5:1血洗;第二场又0:2不敌智利队,提前一轮就说再见了。
不知道2018年“欧冠魔咒”还有吗?难道会是欧冠拜仁慕尼黑夺冠,然后德国队在世界杯的小组赛上无法出线?